摘要 2018年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对保护区内乌云界哨所、碑记坳、仙池界、杨罗界、明镜山、赛五龙等地的中华虎凤蝶成虫、卵、幼虫、蛹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乌云界中华虎凤蝶种群数量较大。
调查方法 对中华虎凤蝶成虫,我们采取样线计数法。对卵、幼虫、蛹我们采用固定样方法
调查经过
2018年3月10日,文立、张文武在乌云界哨所调查中华虎凤蝶是否羽化,未发现成虫。
2018年3月12日,文立、朱立龙、张文武、王明鉴、汪海滨在牯牛山仙池界考察中华虎凤蝶时,发现成虫。
2018年3月12日,黄宏德在乌云界青草凹考察时,发现中华虎凤蝶成虫。
2018年3月14日,文立、张国林、张文武、钟见,在明镜山考察中华虎凤蝶是否羽化,未发现成虫。
2018年3月15日,张文武、谢敏在乌云界杨罗界考察时发现大量中华虎凤蝶成虫。
2018年3月20日,台湾师大教授徐堉蜂、泉州师大教授蒋国芳、乌云界张文武在牯牛山仙池界考察中华虎凤蝶时,由于天气原因,未发现中华虎凤蝶。
2018年3月22日,文立、张文武、桃源电视台记者考察乌云界碑记坳、哨所时,发现大量中华虎凤蝶成虫。
2018年3月30日,王家湾赛五龙山考察中华虎凤蝶,未发现成虫。
2018年4月2日,泉州师范大学蒋国芳教授,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文立、张文武在乌云界哨所考察中华虎凤蝶时,发现大量成虫和17粒中华虎凤蝶卵。
2018年4月8日,吉首大学张佑祥教授,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文武,在乌云界碑记坳、草头凹、哨所三个中华虎凤蝶样方考察时发现卵68粒。
2018年4月16日,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文武,在乌云界碑记坳、草头凹、哨所三个中华虎凤蝶样方考察时发现卵8粒,其中3粒已坏死,一龄幼虫42条。
2018年4月25日,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文武,在乌云界碑记坳、草头凹、哨所三个中华虎凤蝶样方考察时发现一龄幼虫5条,二龄幼虫8条。
2018年5月14日,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文武、王明鉴、汪海滨、谢敏,在乌云界碑记坳、草头凹、哨所三个中华虎凤蝶样方考察中华虎凤蝶蛹时,未发现蛹。
2018年5月15日,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文武、王明鉴、汪海滨,在乌云界碑记坳、草头凹、哨所三个中华虎凤蝶样方考察中华虎凤蝶蛹时,未发现蛹。
调查结果
2018年,乌云界保护区生态环境研究所利用样线计数法,在成虫羽化的日期对各分部点中华虎凤蝶成虫进行统计计数,结果如下:
密度:每100米中华虎凤蝶数量
地点 | 时间 | 样线长度(米) | 数量(只) | 平均数 密度 |
牯牛山仙池界 | 2018.03.12 | 500 | 33 | 33
6.6 |
2018.03.20 | 500 | 0 | ||
沙坪赛五龙 | 2018.03.30 | 500 | 0 | 0
0 |
沙坪杨罗界 | 2018.03.15 | 500 | 45 | 45
9 |
沙坪乌云界哨所 | 2018.03.10 | 380 | 0 | 36.5
9.6 |
2018.03.22 | 380 | 35 | ||
2018.04.20 | 380 | 38 | ||
沙坪乌云界碑记坳 | 2018.03.22 | 500 | 23 | 23
4.6
|
2018.04.02 | 500 | 0 | ||
沙坪明镜山 | 2018.03.14 | 300 | 0 | 0 0 |
沙坪青草凹 | 2018.03.12 | 500 | 21 | 21 4.2 |
卵、幼虫、蛹采用样方法,在乌云界碑记坳、青草凹、哨所三个样方内,发现哨所样方内卵、幼虫、蛹数量如下表:
调查时间 | 调查地点 | 卵(粒) | 幼虫(条) | 蛹(个) |
2018.04.02 | 乌云界哨所 | 17 | 0 | 0 |
2018.04.08 | 乌云界哨所 | 68 | 0 | 0 |
2018.04.16 | 乌云界哨所 | 8 | 一龄42 | 0 |
2018.04.25 | 乌云界哨所 | 0 | 一龄5、二龄8 | 0 |
2018.05.14 | 乌云界哨所 | 0 | 0 | 0 |
2018.05.15 | 乌云界哨所 | 0 | 0 | 0 |
结果分析
2018年在乌云界哨所、青草凹、杨罗界、碑记坳、仙池界和往年一样,观察到了大量的中华虎凤蝶成虫。最为可喜的是在乌云界哨所100平方米的样方内,观测到了68粒卵,42条一龄幼虫,这样小面积内高密度的幼虫分布,无疑证明了乌云界中华虎凤蝶的种群数量世所罕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