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界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投入大量的资金,提高科研监测方法与水平,对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进行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汇集于下:
1、与大专院校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借助大专院校的力量,提高保护区的科研水平。
近年来,我们乌云界保护区先后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合作完成了《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子平台》等项目,共制作植物标本一万多份,大型哺乳动物标本三十多份,昆虫蝴蝶标本八百多份,向平台提供生物标本照片5000张以上,为社会提供生物标本资源或信息共享3000人次以上。这些资源多次被中科院研究员以及其他大专院校教授及科技工作者所应用。2016年开始与泉州师范大学合作《湖南乌云界蝴蝶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到2019年完成。项目完成后将出版一本《湖南乌云界保护区蝴蝶彩色图鉴》,发表3篇论文。
2、积极邀请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和大学教授到保护区进行考察,丰富保护区的科学研究领域。
3年来,先后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所长孙航,中国林科院森环所研究员李迪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克明、邓学建、王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台湾师范大学徐堉蜂,泉州师范大学蒋国芳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来保护区考察。专家和学者的考察,不断地补充完善着保护区的本底资源调查内容,丰富着珍稀动植物研究的深度,同时也帮助和培养着保护区的年青科技工作人员,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乌云界保护区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湖南首次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及其栖息地》,在四川动物学报上发表了《湖南乌云界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研究》,在应用生态学报上发表了《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等专业论文。2015年3月,保护区生态环境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牯牛山仙池界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独花兰,被植物学专家刘克明教授确定为湖南新纪录种,并被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报道。
中华虎凤蝶是一种非常漂亮与珍稀的蝴蝶,被昆虫学家誉为国宝,以前只在南京有所发现,现在别的地方有所发现,也只是零星几只。乌云界自从2009年发现中华虎凤蝶以来,采取建设围栏、种植寄主植物细辛等保护措施,近年来种群数量大大增加。今年3月,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理事蒋国芳教授来保护区考察时,看到山顶成群结队、翩翩起舞的中华虎凤蝶,蒋教授认为乌云界保护区肯定是现在世界上中华虎凤蝶种群数量最大的地方。这一消息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人民日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引起了较大轰动。蒋国芳教授对中华虎凤蝶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保护区科研人员还对中华虎凤蝶进行了室内人工繁育,对其生活史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3、对珍稀动植物群落进行建立样方监测
自2013年以来,乌云界保护区管理局对位于乌云界刀背岭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位于乌云界连山拐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伯乐树群落,位于老屋棚和晚溪舟山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以及珍稀蝴蝶——中华虎凤蝶种群,先后共建立了八个样方进行逐年监测调查。位于乌云界刀背岭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群落内有南方红豆杉400多株,最大的两株古树需三人合抱,树龄在300年以上,湖南罕见。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乌云界保护区内的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篦子三尖杉野生群落中的植株进行了逐株挂牌编号,对每株植株进行了高度、冠幅、胸径、生长年份、生长势、物候期、人为干扰情况、海拔、经纬度等详细信息的逐年记录。经过5年的积累,记录了大量真实的科学研究数据。
4、利用远红外线相机等先进设备,提高野生动物监测水平
2017年10月,我们乌云界保护区购置了30台东方红鹰E1系列远红外线相机。这种红外线相机可以在野外拍摄到野生动物后立即发出彩信,将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照片发送到科研工作人员的手机上,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森林中野生动物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监测水平。安装红外相机后,我们在野外拍摄到了小灵猫、豹猫、毛冠鹿、野猪、果子狸、红腹锦鸡、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物。
今年8月28日,我们接到村民举报,在保护区茶庵铺镇上寺坪村有谢文碧、周世坤2人先后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该村委会还专门召开过全村村民大会,防止人员进山受伤。10月27日,据毗邻保护区的太平铺乡木旺溪村尹家凹尹师傅介绍,他家住在和保护区交界的山顶,周围荒无人烟,他在2018年10月12日左右看到一大型猫科动物在尹家凹附近活动,该动物为扁担花纹,体色为黄色条纹加白毛。在2018年7、8月份尹师傅也发现过一只类似的动物。2016年也发现过相似动物,并且为一大一小,当年冬天,在下大雪的时候,在山顶脊岭雪地上也发现过该动物的脚印,有大菜碗那么大。2016年他在他家对面直线距离约为200米的山头上,听到过该动物的吼叫声。
接到这些举报后,我们保护区又重新购置了30台远红外相机,安装在牯牛山黑山及牯牛岩地区,用以追踪该大型猫科动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