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3月在乌云界主峰哨所旁发现第一只中华虎凤蝶起,经过8年的连续考察,基本摸清了保区内虎凤蝶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
乌云界中华虎凤蝶,每年3月15日以后就会羽化,但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中华虎凤蝶羽化会推迟,直到出现阳光晴朗的日子,在上午9至11时,野外的中华虎凤蝶会从蛹中羽化出来,随后在阳光的照射下经过约2小时的展翅,就可以随风飞舞了。
乌云界中华虎凤蝶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到1000米的高山草甸,生境中的主要植被为九节芒,其余还有华细辛、六月雪、多花黄精、玉竹、纸花地丁、油菜、盐肤木、中华石楠、百合、川乌等。
乌云界中华虎凤蝶羽化和海拔存在反比关系,海拔越低越先羽化,刚羽化时,野外雄性成虫约为雌性的10倍。
乌云界中华虎凤蝶主要分布在一条西起杨溪桥镇牯牛山仙池界,东至沙坪镇黄石溪马路坳,长约29700米,宽约400到1000米,面积约为815.5公顷的长条带状范围内。该范围是一条常德市桃源县和益阳市安化县分界的高山脊岭,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最高的主峰为乌云界月亮山,海拔1041米。
经过8年调查,乌云界中华虎凤蝶主要分布点为牯牛山仙池界、沙坪黄风坳、沙坪神仙界、沙坪乌云界哨所、沙坪乌云界碑记坳、沙坪云雾山等6个点。沙坪七峰尖生境与存在中华虎凤蝶的高山草甸相似,存在较多的寄主植物细辛和蜜源植物紫花地丁,直线距离中华虎凤蝶分布数量最多的乌云界哨所5500米,但经过3年连续调查并未发现中华虎凤蝶。推测可能和水源有关,因为在中华虎凤蝶分布范围内有较丰富的水源地,但七峰尖没有明显的水源地。
自2013年起,乌云界保护区生态环境研究所利用样线计数法,在成虫羽化的日期对各分部点中华虎凤蝶成虫进行统计计数,结果如下:略
据上表可知,乌云界保护区内中华虎凤蝶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乌云界哨所,其次为云雾山、碑记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